金秋塞上,山河錦繡,穰穰滿家,宜“開門迎客”。
10月25日至28日,中亞五國的新老朋友們懷揣期盼應約,相約賀蘭山下、齊聚黃河之濱,賡續傳統友誼、共譜發展新篇。
多場會見、中國-中亞合作成果圖片展、4場平行分論壇、中國(寧夏)-中亞青年友誼營、中亞特色商品展示展銷中心揭牌、發布銀川倡議……4天時間,一系列活動達成合作項目35個、協議金額112.48億元,涉及國際友城、經貿、農業、國際工程承包、知識產權保護等多個領域,豐碩成果為中國-中亞友好合作注入了新動能、開辟了新愿景。
同時,寧夏特色、寧夏優勢、寧夏機遇被更多人“看見”。
(一)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處在歐亞大陸的中心,中亞是“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中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去年5月,習近平主席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并發表題為《攜手建設守望相助、共同發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講話,擘畫了未來中國-中亞關系發展藍圖,開啟了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新篇章。
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第十一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在寧夏銀川舉行,對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美麗新寧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的西部內陸省份而言,是信任,更是鞭策。
開放不足是制約寧夏發展的突出短板。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近年來寧夏踏踏實實補短板,在開放之路上孜孜以求,一步一個腳印探索前行。
找準主攻點,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一點一點探、一條一條連:
2012年9月,獲批建設首個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并獲準設立銀川綜合保稅區,“買賣全球”的動能被激活,寧夏亞麻籽、冷涼蔬菜等特色產品接連“出海”,2013年封關運營至今,銀川綜保區進出口貿易額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近30%;
2019年,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銀川)跨境電商綜試區,跨境電子商務逐漸成為寧夏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業態之一;
2013年以來,寧夏連續舉辦六屆中阿博覽會,112個國家和地區、6000多家中外企業、超過40萬客商參加,累計簽訂各類合作項目1200多個,中阿博覽會發展成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
2021年,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兩個“國字號”平臺落戶寧夏,葡萄酒成為寧夏對話世界的語言、世界認知寧夏的“紫色名片”; 2024年,“接棒”廈門舉辦中國-中亞合作論壇,進一步推進綠色發展、拓寬經貿合作,同中亞國家各界共享發展機遇;
……
驀然回首間,收獲已成景。一個個開放平臺互聯互通,串點成線,在擁抱世界的同時展現了自信、開放的寧夏形象。當前,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寧夏正在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二)
“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與寧夏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與交流。”哈薩克斯坦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莎伊梅爾熱·諾娃說。
推動開放合作,是嘉賓們幾天時間里對話交流的熱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寧夏指明了現代化之路、高質量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之路、人民共同富裕之路。
對于寧夏來說,開放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春潮,更直接關系到先行區和美麗新寧夏建設成效。不沿邊、不靠海,寧夏亟需“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在開放經濟、開放通道、開放平臺、開放環境上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把窗口變展臺、把平臺變跳臺。
“船”在哪里?“梯”在何處?蘊于寧夏每一步堅實探索的空間和機遇中。
第十一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300多名中外嘉賓,4場平行論壇,多個考察活動,寧夏精耕細作的活動安排、精益求精的服務保障,展現出的周到細心、從容自信,令嘉賓們印象深刻。
從國家層面到區域發展,出席第十一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的中亞五國嘉賓,均表達出強烈的合作意愿,表示愿在經貿往來、綠色發展、地方合作等方面深化互利合作;在產業投資、農業科技、新型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拓寬渠道,深化務實合作;在荒漠化治理、鹽堿地治理開發、節水灌溉等領域交流成果、互鑒經驗,讓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細節觸動,延伸合作脈動。
在現代農業與科技創新論壇上,茶歇間隙桌上擺放的大窯飲料、枸杞維生素能量飲料、中衛沙坡頭旱蘋果等引起嘉賓的注意,不一會兒就被“清空”。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聽過介紹,吉爾吉斯斯坦國肯布隆縣伊萬諾夫卡鄉鄉長別克·杰克舍姆巴耶夫,表達出強烈的合作意愿。
位于閱彩城的中亞特色商品展示展銷中心里,乘坐中歐班列抵達銀川的來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餅干、糖果、手工編織飾品,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手工皂、巧克力、編織地毯,吉爾吉斯斯坦的蜂蜜,琳瑯滿目。明年春節,將有46個品類、萬余種進口商品在此匯聚、與寧夏消費者見面。
美麗的寧夏處處是風景,發展的寧夏遍地是機遇。不管是初次相遇,還是多次接觸,“怒放”,是寧夏留給嘉賓們一致的印象。
論壇上,中外嘉賓縱論發展、暢談合作;論壇下,嘉賓們到寧夏的酒莊、企業、醫院、工廠等地實地參觀考察,在行走中觸摸“神奇寧夏”。寧夏在智慧城市管理、“互聯網+醫療”、防沙治沙、新能源產業、葡萄酒等領域的發展成果令嘉賓贊不絕口。
既有輸出的經驗,也有引進的合作,更有友城合作、人文交流,正如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州長蘇爾坦加濟耶夫所說,“與寧夏合作前景廣闊、潛力無限”。
(三)
習近平主席2023年向第十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致賀信,強調“充分發揮論壇平臺作用,加強互學互鑒,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取得更多豐碩成果”。
本屆論壇開幕式上發布了《第十一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銀川)倡議》,倡導各方堅持守望相助、共同發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深化戰略互信,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倡議共同展望中國和中亞國家“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美好前景,得到了各方共識。
塔吉克斯坦副總理蘇萊曼·濟約佐達說:“我們希望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內,共同開創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新篇章。”
倡議也提出,寧夏要發揮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助力推進中國-中亞交通走廊建設。
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寧夏節點、寧夏通道的具體實踐作用關鍵,尤其是在特色產業、獨特區位等條件加持下的綜合作用發揮:
——進一步推進綠色發展,加強與中亞國家在荒漠化治理、鹽堿地治理開發、節水灌溉、綠色技術應用、生態價值轉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尤其是當前寧夏正在積極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牽引帶動產業、市場主體、生態、生活方式整體轉型,這一努力方向與中亞合作論壇所倡導的主題不謀而合,相互賦能;
——持續推動合作項目落實,充分釋放農業、能源、水利等傳統合作潛力,培育發展金融、綠色能源、數字創新等新增長點;
——主動服務和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中國一中亞國家物流通道建設,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進一步推動友城合作平臺化、機制化、項目化發展,加強各層級人員交流互訪,拓展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創新合作……
一條條共享發展的倡議,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標注出寧夏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氣,也展現出攜手同行的真誠態度。
“我們將積極與中方開展合作,實施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項目,并邀請中國公司在吉爾吉斯斯坦共同實施項目。”吉爾吉斯斯坦副總理埃迪爾·拜薩洛夫說。
中亞國家淡水匱乏風險高。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表示,寧夏人民珍惜每一滴水,在節水農業、荒漠化防治方面積累的經驗和探索的技術十分寶貴,渴望分享交流、借鑒學習。
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館貿易代表首哈特·巴特羅夫認為,產業的綠色發展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則,“土庫曼斯坦為投資者敞開了大門,隨時準備開展合作。”
……
中國-中亞峰會元首共識得到廣泛歡迎和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對拉動共同發展的引擎作用愈發凸顯,中國的治國理政經驗和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好、看重。
借勢揚帆、乘勢而上,寧夏正當其時! (記者 馬曉芳 陳 瑤)